抑郁障碍又称抑郁症,是一组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抑郁障碍的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所以应该重视对该障碍的诊断和治疗。 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患病率逐年增高,预计将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的第二大疾病负担源。 抑郁障碍单次发作至少持续2周,常会反复发作,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可造成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 抑郁障碍在整个病程中,包括无抑郁症状期间,如果出现符合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临床表现,就应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 值得注意的是,相当一部分最初诊断为抑郁障碍的患者在日后随访中出现轻躁狂或躁狂发作,而修改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对于这类抑郁发作,临床称为双相抑郁,多伴有以下特点:25岁前起病,不典型抑郁症状(进食、睡眠多,体重增加等),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环形人格或精力旺盛型气质,双相障碍家族史阳性,以及抗抑郁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等。 因此,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应该如实向接诊医生陈述自己的病情,除了令自己痛苦的症状之外,还应描述自己是否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的表现,以免误诊漏诊。 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抑郁障碍包括:抑郁发作、复发性抑郁症、持续性心境障碍、其他心境障碍、未特定的心境障碍。 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中抑郁障碍包括:破坏性心境失调障碍、抑郁症、持续性抑郁障碍、经前期烦躁障碍、物质/药物所致的抑郁障碍、由于其他躯体疾病所致的抑郁障碍、其他特定的抑郁障碍等亚型。 (责任编辑:admin) |